
基本信息:
崔永琴,女,讲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现从事生态学、地理学学科及生态水文、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等方向研究。
科研成果:
(一)论文:
Cui YQ, Ma JY, Feng Q, et al. 2017. Water use strategy of desert plants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Dunhuang, China. Ecological Research, 32(2): 243-258.
Cui YQ, Ma JY, Sun W, et al. 2015. A preliminary study of water use strategy of desert plants in Dunhuang, China. Journal of Arid Land, 7(1): 73-81.
Cui YQ, Ma JY, Sun W. 2011. Application of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s to the study of soil salinization. Journal of Arid Land, 3(4): 285-291.
崔永琴, 冯起, 孙家欢. 2018. 积尘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沙漠, 38(2): 401-407.
崔永琴, 冯起, 孙家欢. 2017. 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37(3): 200-203.
崔永琴, 马剑英, 孙伟等. 2011.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 干旱区研究, 28(3): 401-407.
崔永琴, 马剑英, 孙伟等. 2011.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沙漠, 31(2): 407-414.
孙家欢,王涛,薛娴,崔永琴等. 2016. 降尘对中国北方主要城市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 中国沙漠, 36(4): 932-942.
刘小宁, 马剑英, 孙伟,崔永琴等. 2010. 高山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沿海拔梯度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山地学报, 28(1): 37-46.
刘小宁, 马剑英, 张慧文,崔永琴等. 2009.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沙漠, 29(5): 859-865.
(二)项目:
主持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优势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72622)—“西北沙漠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新模式的研究”。
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准噶尔盆地不同光合途径灌木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参加国家“973”项目 (2009CB421306)—“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32)—“植物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的指示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参加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一般项目—“干旱区植物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来源研究”。
参加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实验室基金—“移动式大型光伏电站除尘装置的研发”。
个人邮箱:echofeng2001@163.com